咨询热线

15830282076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咨询热线

15830282076
手机:13284385666
电话:15830282076
地址:保定安国石佛镇路景工业园区
邮箱:632469545@qq.com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-新闻资讯

如何判断立式管道泵的故障位置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3点击量:0

判断立式管道泵的故障位置,核心是通过 “看、听、测、查” 四步结合故障表象,定位故障所属的核心系统(如电机系统、流体系统、密封系统、结构部件),再逐步缩小范围至具体部件。以下是按 “故障表象分类→系统定位→部件排查” 的逻辑展开的详细方法,兼顾实用性和可操作性:

一、核心判断原则:先区分 “故障系统”,再定位 “具体部件”

立式管道泵的核心组成可分为 4 大系统,不同系统的故障表象差异明显,先通过表象锁定系统,再深入排查部件,避免盲目拆解:

编辑搜图

二、按 “故障表象” 分步判断故障位置(实操指南)

(一)表象 1:电机不启动(完全无反应)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电机系统或电源系统电机不启动的核心是 “动力未传递至电机” 或 “电机自身无法运转”,按以下顺序排查:

查电源(排除外部问题)

看:电源指示灯是否亮、断路器 / 空气开关是否跳闸(若跳闸,先按下复位按钮,尝试重启,若再次跳闸则需查电机负载);

测:用万用表(交流电压档)测电机接线盒内的电源线端子,是否有额定电压(如 380V 电机需有 380V±10%,220V 电机需有 220V±10%):

若无电压:故障在电源侧(如电源线断裂、插座接触不良、配电箱跳闸);

有电压:故障在电机自身或电机保护装置。

再查电机保护装置

看:电机外壳上的过载保护器(或热继电器)是否跳闸(通常有 “复位” 按钮,跳闸后按钮弹出):

若跳闸:按下复位按钮后尝试启动,若能启动,说明之前因过载(如叶轮卡滞)导致保护;若复位后仍不启动,需查电机绕组;

未跳闸:直接排查电机内部。

最后查电机内部(用万用表检测)

测绕组通断:将万用表调至 “电阻档(Ω)”,分别测量电机绕组的 3 个接线端子(U、V、W)之间的电阻:

若任意两组端子间电阻为 “无穷大”(指针不动):故障为绕组断路(如绕组引线脱落、线圈烧毁);

若任意两组端子间电阻接近 “0Ω”(指针摆到最右):故障为绕组短路(线圈绝缘层破损,需更换电机);

测绕组接地:将万用表一端接电机外壳(接地端),另一端接任意绕组端子,若电阻<0.5MΩ(或指针偏转):故障为绕组接地(线圈与外壳导通,易漏电,需维修电机)。

(二)表象 2:启动后无流量 / 流量不足(泵转但不出水)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流体系统(核心是 “介质未正常流动”)按 “先外部管路→再泵内部件” 的顺序排查,避免先拆泵体:

先查外部管路与进口条件

看进口滤网:拆下联在泵进口的 Y 型 / 篮式过滤器,观察滤网是否被泥沙、杂质堵塞(若堵塞,清理后装回,重启测试);

看排气情况:打开泵体顶部的排气阀,若有大量气泡冒出(持续 10 秒以上):故障为泵内积气(未排净空气,导致 “气缚”,需持续排气至出水无泡);

查进口管路密封性:沿进口管路(从水箱 / 水池到泵进口)检查法兰、接头是否有漏气(可用肥皂水涂抹,若冒泡则为漏气点,需更换密封垫或拧紧螺栓);

查吸程:若泵进口是从低于泵体的水箱吸水,测量 “水箱液面到泵进口的垂直高度”:若超过泵的额定吸程(通常立式管道泵吸程≤5m):故障为吸程过高(导致进口压力过低,无法吸水)。

再查泵内流体部件

看叶轮转向:启动电机,观察叶轮旋转方向(可通过进口管路内的水流方向判断,或拆开泵盖直接看):

若叶轮反转(顺时针 / 逆时针与标识相反):故障为电机接线反(380V 电机调换任意两根火线,220V 电机调换零线与火线);

拆叶轮检查:拧下叶轮螺母(注意左旋螺纹,避免越拧越松),取出叶轮:

看:叶轮叶片是否被杂质卡住(如石子、纤维缠绕)→清理杂质;

查:叶轮叶片是否破损、磨损(如叶片边缘缺口、表面磨损量超 1mm)→故障为叶轮损坏(需更换同规格叶轮);

测:叶轮与泵体流道的间隙(用塞尺测量),若间隙>0.5mm(正常应 0.1-0.3mm):故障为间隙过大(导致介质回流,流量下降,需更换叶轮或泵体)。

(三)表象 3:运行中有异常噪音 / 剧烈振动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结构部件或电机系统(振动 / 噪音多来自 “部件摩擦” 或 “失衡”)先通过 “噪音类型” 初步定位,再结合触摸、观察排查:

按 “噪音类型” 初步判断

若为 “嗡嗡声”(低沉、持续):多为电机轴承故障(缺油或磨损);

若为 “噼啪声”(清脆、间断):多为气蚀(进口压力低,介质汽化产生气泡破裂);

若为 “金属摩擦声”(尖锐、刺耳):多为部件摩擦(如叶轮擦泵体、泵轴擦密封);

若为 “低频振动声”(伴随泵体晃动):多为结构松动(地脚螺栓、叶轮螺母松动)。

针对性排查具体部件

查结构松动:

看:地脚螺栓是否有明显松动(用扳手尝试拧动,若能转动则为松动)→均匀拧紧(对角拧紧,避免偏斜);

拆叶轮螺母:检查叶轮螺母是否松动(若松动,按规定扭矩拧紧,通常为 15-25N・m);

查气蚀:

测进口压力(用压力表接进口测压口):若进口压力<0.02MPa(或为负压)→故障为进口压力过低(清理滤网、降低泵安装高度,减少吸程);

看介质温度:若输送热水,温度>80℃→故障为介质汽化(温度过高导致水汽化,需降低介质温度或更换耐高温泵型);

查轴承与摩擦:

摸:关闭电机后,用手触摸电机轴承端盖,若温度>90℃(正常应≤70℃)→故障为轴承过热(缺油或磨损);

拆电机端盖:取出轴承,观察是否有滚珠磨损、滚道生锈(若有,更换同型号轴承,如 6205、6306);

查叶轮与泵体:拆开泵盖,转动叶轮,观察是否有明显摩擦(若叶轮偏心擦泵体,需调整泵轴同心度或更换叶轮)。

(四)表象 4:介质泄漏(密封处 / 法兰处滴漏)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密封系统(泄漏 90% 来自密封部件失效)先确定泄漏位置,再针对性排查密封件:

泄漏位置 1:机械密封处(泵轴与泵体的结合处)

拆机械密封:取出机械密封的 “动环”(套在泵轴上)和 “静环”(固定在泵体上):

看:动静环的密封面是否有划痕、破损(若有明显划痕,无法密封,需更换机械密封);

查:O 型圈(动环与泵轴之间、静环与泵体之间)是否老化、变形(如变硬、开裂,需更换同规格 O 型圈,材质适配介质,如清水用丁腈橡胶,热水用氟橡胶);

测:泵轴是否有磨损(若轴表面有凹槽,会导致动环 O 型圈密封失效,需修复泵轴或更换)。

泄漏位置 2:法兰接口(泵体与管路的法兰连接)

拆法兰螺栓:取下法兰之间的密封垫:

看:密封垫是否老化、破损(如橡胶垫变硬、有裂纹,需更换同尺寸密封垫);

查:法兰密封面是否平整(铸铁法兰易生锈、变形,用砂纸打磨密封面,去除锈迹和划痕);

看螺栓拧紧:若法兰螺栓未对角拧紧(受力不均),也会导致渗漏→重新对角拧紧螺栓(分 2-3 次拧紧,确保受力均匀)。

(五)表象 5:电机超电流 / 过热(运行中电流大、电机发烫)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电机系统或流体系统(超电流多为 “负载过大” 或 “电机自身故障”)按 “先查负载,再查电机” 的顺序排查(负载过大是更常见原因):

先查流体负载(是否因流量过大导致过载)

看出口阀门:若出口阀门完全打开(流量超额定值)→关小出口阀门,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:

若电流下降至额定值:故障为流量过大(负载超了) ;

若电流仍超:排除负载问题,查电机或泵内卡滞。

再查泵内卡滞(机械阻力过大)

拆泵盖:手动转动叶轮,若感觉卡滞、费力(正常应灵活无阻力):

故障为叶轮卡杂质(清理叶片间的石子、纤维)或泵轴弯曲(需校直泵轴或更换)。

最后查电机自身

测绕组电阻:用万用表测电机绕组(U、V、W)之间的电阻,若电阻不平衡(差值超 10%):故障为绕组匝间短路(线圈局部短路,导致电流大、过热);

查轴承:若轴承磨损(转动时有卡顿)→摩擦阻力增大,导致电流超、过热→更换轴承。

(六)表象 6:泵体生锈 / 腐蚀渗漏(铸铁泵常见)

第一步:锁定系统 —— 结构部件(泵体材质与介质不匹配)这种故障的核心是 “铸铁不耐腐蚀”,需结合介质和使用场景判断:

查介质是否合规

测介质 pH 值(用 pH 试纸):若 pH<6 或 pH>8(酸性 / 碱性)→故障为介质腐蚀(铸铁仅耐中性清水,需更换不锈钢泵体或限定介质);

查介质成分:若含氯离子(如海水、盐水)→故障为氯离子点蚀(铸铁易被氯离子穿透氧化膜,需更换 316L 不锈钢泵体)。

查使用维护是否到位

问:是否长期停机未排水→故障为积水腐蚀(停机后未排空泵内水,导致电化学腐蚀,需彻底排水并涂防锈油);

看:泵体内壁涂层是否脱落(若原涂层破损,暴露铸铁基体)→故障为防护失效(重新涂环氧树脂涂层,或更换泵体)。

三、判断故障位置的 “3 个关键技巧”

“排除法” 优先:先排查易操作、低成本的外部问题(如电源、阀门、滤网),再拆泵体查内部部件(如叶轮、机械密封),避免盲目拆解导致二次损坏;

“对比法” 辅助:若有同型号正常运行的泵,可对比两者的参数(如电流、压力、噪音):

例:正常泵电流 6A,故障泵电流 9A→说明故障泵负载过大(如叶轮卡滞、流量超了);

“记录法” 追溯:若故障是逐渐出现的(如流量慢慢下降、泄漏慢慢变多),结合近期维护记录判断:

例:3 个月未清洗滤网→大概率是滤网堵塞;1 年未换机械密封→大概率是密封磨损。

四、总结:故障位置判断流程(5 步快速定位)

看表象:明确是 “不启动、无流量、泄漏、噪音” 等哪种核心表象;

锁系统:根据表象对应到 “电机、流体、密封、结构” 四大系统;

查外部:先排查外部易操作部件(电源、阀门、滤网、螺栓);

拆内部:若外部无问题,再拆解泵体 / 电机,查内部部件(叶轮、密封、轴承、绕组);

用工具验证:用万用表、压力表、手摸等方式,确认故障部件(如测绕组电阻判断是否短路,测压力判断是否气蚀)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高效定位 90% 以上的立式管道泵故障位置,为后续维修提供明确方向,避免 “瞎拆、瞎换” 导致维修成本增加或部件损坏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


地址:保定安国石佛镇路景工业园区  电话:15830282076  手机:13284385666
版权所有:河北程跃泵业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:程跃泵业  ICP备案编号:冀ICP备19007903号-1  
备案图标.png

冀公网安备 130683020001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