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浆泵使用时应怎样检测
泥浆泵使用时的检测核心是 “实时监控工况参数 + 重点检查易损部件 + 防范泄漏与安全风险”,需覆盖 “启动前检测、运行中检测、停机后检测” 全流程,重点针对泥浆含固、易磨损、腐蚀性的特性,聚焦压力、流量、磨损、密封四大关键维度,具体检测方法如下:
一、启动前检测(防带故障启动,核心查 “通畅性 + 密封性 + 安全性”)
管路与进料系统检测
检查吸入管路:确认吸浆管无破损、堵塞,接头(法兰 / 卡箍)密封牢固(用肥皂水涂抹接口,无气泡渗漏),吸浆口滤网(40-60 目)清洁无堵塞(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泵体)。
检查排出管路:管路固定支架牢固,阀门开关灵活(无卡滞),出口压力表、流量计安装到位且显示正常(零刻度校准)。
确认泥浆状态:检测泥浆含固量(≤泵额定值,如常规泥浆泵≤20%)、颗粒粒径(≤泵允许上限,如≤5mm),避免超工况进料(导致叶轮堵塞、磨损加剧)。
泵体与传动系统检测
机械状态:手动盘车 2-3 圈,泵轴转动灵活无卡顿、无金属摩擦异响(排除叶轮卡杂质、轴承卡滞);检查地脚螺栓、泵座紧固(对角拧紧,无松动)。
润滑系统:
齿轮箱 / 轴承箱:润滑油(选用耐磨抗污型,如 46# 抗磨液压油)液位在油位线之间,油质清澈无乳化、无泥浆污染(若油色发黑、含杂质需立即更换);
填料密封:填料压盖松紧适度(手动拧至 “能转动且无大量漏浆”,允许滴漏 10-20 滴 / 分钟),润滑水(若有)供应正常(水压 0.1-0.3MPa)。
传动连接:电机与泵的联轴器同心度偏差≤0.1mm,弹性垫无破损;皮带传动的皮带张紧适度(按压皮带挠度≤10mm)。
电气与安全检测
电源匹配:确认电压(380V/660V)、频率(50Hz)与电机额定值一致,接线牢固(三相电机无缺相),接地装置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。
保护装置:过载保护器、漏电保护器已调试到位(过载电流设定为电机额定值的 1.1-1.2 倍),紧急停机按钮灵敏有效(按下后立即断电)。
二、运行中检测(实时监控,核心查 “工况参数 + 磨损 + 密封 + 振动”)
核心工况参数检测(每 15-30 分钟记录 1 次)
压力检测:出口压力稳定在额定范围(波动≤±10%),若压力骤升(可能是出口管路堵塞)、骤降(可能是吸浆管漏气、滤网堵塞、叶轮磨损),需立即排查。
流量检测:通过流量计读取实际流量,与额定流量对比(偏差≤±15%),流量持续下降需检查叶轮磨损、管路堵塞或吸浆不足。
电机参数: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电流,均≤电机额定值,且三相电流差值≤10%(避免缺相、过载运行);电机外壳温度≤85℃(无烫手现象)。
泥浆状态:定期观察泥浆出口状态,无明显大颗粒堆积、无异常分层,若出现断流、含固量突变,需调整进料系统。
易损部件与密封检测
叶轮与护套磨损:通过 “压力 - 流量” 变化间接判断(压力下降 10% 以上、流量减少 15% 以上,可能是叶轮、护套磨损);若泵体出现 “金属撞击” 异响,需停机检查是否有叶轮叶片断裂。
密封状态检测:
填料密封:滴漏量>30 滴 / 分钟需紧固压盖(分 2-3 次对角拧紧),仍漏则更换填料;
机械密封:无明显漏浆(允许轻微湿润),若出现连续漏浆,需停机检查动静环磨损情况。
润滑系统:每小时检查 1 次润滑油位(无明显下降)、油温(≤75℃),若油位快速下降或油温骤升,可能是密封渗漏导致泥浆污染润滑油,需立即停机处理。
振动与噪音检测
振动检测:用手触摸泵体、电机外壳,振动振幅≤0.2mm(无剧烈抖动),若振动加剧(如地脚螺栓松动),需及时紧固;若伴随低频 “卡顿” 振动,可能是叶轮卡杂质。
噪音检测:正常运行声音为平稳的 “嗡鸣” 声,无 “金属摩擦”“尖锐爆裂” 等异常异响;若出现 “咯噔” 声(轴承损坏)、“哗哗” 漏浆声(密封失效),需立即排查。
安全防护检测
检查防护装置:泵体安全罩、管路防护栏安装到位,无缺失、破损;
现场环境:作业区域无泥浆泄漏堆积(防滑倒),通风良好(若泥浆含腐蚀性气体,需佩戴防护口罩);
应急设施:消防器材、堵漏工具(如密封胶、备用垫片)摆放到位,操作人员穿戴防滑鞋、防割手套、护目镜。
三、停机后检测(排查隐患,核心查 “磨损 + 清洁 + 隐患”)
易损部件拆解检测
叶轮与护套:拆解泵体,检查叶轮叶片磨损程度(磨损量>5mm 或叶片出现缺口需更换),护套内壁无明显划痕、凹陷(磨损超原厚度 1/3 需更换)。
轴与轴承:检查泵轴表面无磨损、锈蚀(无明显凹槽),手动盘车轴承无卡滞、无异响,轴承端盖无渗漏油迹(运行超 800 小时需更换轴承)。
密封件:检查填料是否碳化、机械密封动静环是否有划痕(损坏则更换同型号密封件)。
清洁与维护检测
冲洗泵体:用清水反向冲洗泵体流道、叶轮、滤网,清除残留泥浆(避免干结后堵塞管路、加剧下次启动磨损)。
检查管路:清理排出管路内壁结垢、积泥,检查管路有无变形、腐蚀(尤其输送腐蚀性泥浆时),破损需及时修补。
隐患排查记录
记录故障隐患:如叶轮轻微磨损、密封轻微渗漏、管路接口松动等,标注下次检修时间;
核对运行数据:对比启动前与停机后的压力、流量变化,分析磨损趋势(如短期内压力快速下降,需排查进料工况或更换易损件)。
四、专项检测(针对特殊工况,精准防范风险)
腐蚀性泥浆(如含酸碱泥浆)
增加密封检测频率(每 10 分钟 1 次),避免泥浆渗漏腐蚀泵轴、电机;
停机后检查泵体、管路腐蚀情况(如铸铁泵体出现锈坑),及时补涂防腐涂层或更换耐蚀材质部件(如 316L 不锈钢叶轮)。
高含固量泥浆(含固量>20%)
缩短滤网清理周期(每 30 分钟检查 1 次),避免堵塞导致吸浆不足;
运行中重点监测电流变化(超额定值 10% 立即关小出口阀),防止叶轮过载卡死。
长期连续运行(>8 小时)
每小时补充 1 次润滑脂(轴承箱),每 4 小时检查 1 次填料密封状态;
安排专人轮岗监控,避免因疲劳操作遗漏异常情况。
五、检测工具推荐(提升精准度)
基础工具:压力表(量程≥1.5 倍额定压力)、钳形电流表、测温仪(测电机 / 轴承温度)、手锤(轻敲泵体听异响);
专业工具:振动检测仪(测振幅)、超声波测厚仪(测叶轮 / 护套磨损量)、泥浆含固量检测仪(测进料浓度)。
通过以上检测流程,可及时发现泥浆泵的磨损、堵塞、泄漏等问题,避免故障扩大(如叶轮断裂、泵体爆裂),延长设备寿命并保障作业安全。
编辑搜图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


 
		 		